溫哥華Lipont Place力邦藝術港:活動場地租賃,拍攝場地租賃!

高考恢復40年,我們收獲了什麼?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  作為我國各類考試中最重要、影響最大的考試,高考連接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,關系選才育才,關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;高考又連接著高校、社會和萬千家庭,關乎教育、社會公平,關乎民生和國家實力。

  

  今年正值恢復高考40年,“系統梳理恢復高考40年來的歷程,有利於我們總結歷史經驗,加深對考試招生工作規律的認識,更加自覺有為地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考試招生制度。”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、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瞿振元強調說。


  不忘高考“初心”

  新中國成立之初形成的統一高考制度,在1966年“文化大革命”爆發時廢除。經過1966~1969連續三年停止招生之後,高校終於在1970年恢復招生,以“自願報名、群眾推薦、領導批准、學校復審”的“十六字”方針為指導,從有實踐經驗的工農兵及下鄉知青中招生。

  結果是招生質量難以保證,“走後門”之風盛行,讀書無用論彌漫。“學好數理化,不如有個好爸爸”、“知識越多越反動”是那個特殊年代的真實映照。1972~1973年高校招生恢復對考生文化知識的考核,不料出現“白卷英雄”張鐵生事件,“四人幫”借機發難,文化考核遂被取消。

  轉機發生在1976年10月“四人幫”倒台之後。國家百廢待興,政務要事千頭萬緒,復出的鄧小平自告奮勇抓教育和科技,並在1977年8月8日召開的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上表示:“今年就要下決心恢復從高中畢業生中直接招考學生,不要再搞群眾推薦。”

  此前,鄧小平也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:“我們要實現現代化,關鍵是科學技術要能上去,發展科學技術,不抓教育不行,靠空講不能實現現代化,必須有知識,有人才。”“要經過嚴格考試,把最優秀的人集中在重點大學和大學。”


  1977年10月12日,國務院批轉教育部《關於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》,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制度正式恢復,並通過主流媒體對外發布,萬千考生重新燃起知識改變命運的希望。一時間,塵封了十幾年的老課本、數理化叢書等復習資料成了“搶手貨”。

  1977年底,全國570多萬不同年齡、出身的人一起走進考場,27.3萬“幸運兒”被各大專院校錄取。


  遙想當年入學場景,77級考生、就讀於清華大學電機系,現任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的王孫禺記憶猶新。他告訴《了望》新聞周刊記者:“入學第一天,系主任對我們說,‘你們一個肩膀擔的是替97個人讀大學,因為100個人中,97個都沒有機會上大學;另一個肩膀擔的是跟帝國主義賽跑,因為‘文革’已經耽誤了十年,所以你們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,好好追趕。”在王孫禺眼中,77級、78級學生是最珍惜學習機會的,每個人都如饑似渴地學習,幾乎沒有周末休息的概念。

  “恢復高考把‘讀書無用論’的烏雲一掃而空,從此中國大地上重新響起琅琅讀書聲。”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、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顧明遠在接受《了望》新聞周刊記者采訪時說。

  “恢復高考,改變的不僅是一批人的個人命運,還改變了人才的選拔機制,更重要的是改變了我們民族的風氣,舉國上下逐步形成尊重知識、尊重人才的新風尚。”瞿振元教授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說。

  “恢復高考是中國社會由亂而治的‘拐點’,開啟了中國招生考試史乃至中國教育史的新紀元。”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、廈門大學教授劉海峰對《了望》新聞周刊記者說,“公平競爭”、“擇優錄取”、“選拔人才”、“培養人才”的高考“初心”得以彰顯。

  問題倒逼改革
點個贊吧!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     還沒人說話啊,我想來說幾句
上一頁123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
    猜您喜歡

    您可能也喜歡

    當前評論

   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,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。
    發表評論
    您的評論 *:
    安全校驗碼 *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  (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)

    Copyright © 加西網, all rights are reserved.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