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哥華Lipont Place力邦藝術港:活動場地租賃,拍攝場地租賃!

菜翻天:網絡時代的菜場復興(圖)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  “髀設”是市政廳關注好設計和年輕人好想法的版塊。髀設,即畢設(畢業設計)。學生的畢設往往是年輕人充分調研後提出的新鮮想法,是體現“初心”的作品。“畢設”雖然意味著完結,但“髀設”是連接改變的開始。“髀”來自“髀石”,原本是羊腿的一塊連接骨,也是一個有趣的兒童游戲。我們希望,通過“髀設”的傳播,年輕人的好想法會與現實產生出有趣的張力。

  市政廳收集到許多年輕人的作品,各有其打動人之處。最終,我們挑選出17個涉及不同城市空間和問題的作品,包括:老齡化、幼兒園、古村落、老菜場、老城區、工人新村、辦公空間、共享社區、醫院等等。我們也請不同的學者、專家和市民評委對這些作品做出評價。“髀設·秀”系列不是單純地展示畢設作品,而是展現年輕人思考、探索和理解城市問題的歷程,從中看出年輕人獨到的價值。

  


  鄭嫻,現於奧地利林茨藝術與設計大學(University of Arts and Design Linz)攻讀博士學位。

  2016年獲得廣州美術學院碩士學位,畢業作品關於傳統社區的肉菜市場模式改造,當網購群體的80、90後逐漸取代50、60後成為菜場主體消費人群後,當下傳統菜場的運作系統、空間分布勢必以另一種態勢/邏輯存在,提出建立“線上采集和線下實體菜場的雙平台”概念。論文作品發表於清華大學《住區》第73期。

  劉剛(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)評語:

  “網絡時代的菜場復興”是一項“接地氣、重實踐”的專項研究,從提出問題、實證調研到實施策略,選題精准、立論完整。研究者鄭嫻以“菜場復興”為中心,主張了面向日常生活和大眾空間的“場所營造”,挖掘了還沒被體制力量足夠重視的那部分城市空間潛力,實驗性建構了一種基於民生基本需求滿足的空間再開發模式。這項研究的分析結論令人認同,所覆蓋的實踐話題值得深入關注。

  兒時,常常和奶奶去菜場,菜場是城市中的舌尖天堂,可那裡的氣味,和永遠潮濕泥濘且沾有爛菜葉的路面總會讓我感覺不那麼舒服,長大的我只是偶爾去菜場。如果說當下菜場的主要消費人群是50、60後的網絡絕緣體,那麼70、80後的網絡移民,甚或90、00後的網絡原住民,他們和菜場會發生什麼關系呢?


  15年前電商興起,5年前生鮮電商細分市場,稀釋了實體菜場購菜人群;10年前線上餐飲團購興起,近年外賣O2O模式盛行,又降解了青年群體的購菜烹飪動因。傳統社區菜場會逐步衰落消亡嗎?只是以500米服務半徑於城市密布的巨大菜場網格,如若消亡,菜場原址空間可如何再利用?菜場營生人群應如何再就業?社區龐大人口的日常購菜剛需如何得以保障?網絡時代,菜場是否有復興的機會呢?帶著這些問題,我開始研究菜場。

  菜場的前世今生

  菜場、菜市場、農貿市場,是指在城鄉設立的,以固定商位(包括攤位、店鋪等)和相應設施(櫃架、秤等),可自由買賣農副產品的經營場所。從殷、周的“前朝後市”,到唐都長安的“東西兩市”,明確的營業時間標志著“日常性集市”形成。到了宋朝,《清明上河圖》中出現的 “農貿集市”成為現代農貿市場的雛形。其個體經營和占街經營的方式一直延續到新中國成立初期。

 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的計劃經濟階段,曾經的私有菜攤、商鋪被收歸國有,用以存放和分發農副產品,居民的吃、穿、用供應幾乎全都憑票、憑本。20世紀70年代末逐步實施改革開放,菜市場的私有制經營方式得以重現並迅猛發展。廣州在1995年提出全市菜市場的升級入室模式,2003年起開始試點升級改造工程,如改善排污排水、照明通風和電子監控等。《2013年廣州市室內肉菜市場規劃及發展計劃》提出,1998-2010年廣州全市要求建立,以每2-3萬居民設一個建築面積為2000-2500平方米的室內標准菜場,服務周邊500米半徑,計劃全市新增菜場316個以上。
不錯的新聞,我要點贊     還沒人說話啊,我想來說幾句
上一頁1234...9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
    猜您喜歡

    您可能也喜歡

    當前評論

   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,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。
    發表評論
    您的評論 *:
    安全校驗碼 *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  (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)

    Copyright © 加西網, all rights are reserved.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