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哥華Lipont Place力邦藝術港:活動場地租賃,拍攝場地租賃!

養育孩子過程 愛與溺愛的尺度在這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  “無條件的愛”,這個詞,相信大部分父母都不陌生了吧。現在隨便翻開一本育兒書籍,基本都會提到這個詞的。但我相信,很多父母和我當初一樣有個困惑,無條件的愛,和溺愛有什麼區別啊?孩子需要管教的,不能一味無條件的愛吧?

  我當時就是帶著這樣的疑問在養育小D,在實踐過程中慢慢變得清晰了。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這幾年的認識吧。

  


  溺愛:“取悅型”家長的誤區沒有一個家長是不希望孩子快樂的,但當我們把希望孩子時刻快樂作為養育的終極目標,這就是“溺愛”的溫床。

  我們這代的情感教育是缺失的,從小我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“好孩子不哭”的,所以我們一直以來對情感是有偏見的,開心愉快是好的,難過憤怒是不好的。這樣的潛意識就會造就一類“取悅型”家長,他們不希望孩子哭,更加見不得孩子哭。

  於是,只要孩子一哭,馬上繳械投降,把之前學到的所有育兒知識都拋在腦後,第一反應就是,如何讓孩子不哭。

  這個應激反應是很危險的,它只是在掩蓋問題,得不到玩具哭了,馬上買一個;吃飯時想要看電視,一哭馬上打開電視機。

  它沒有教會孩子怎樣是與他人、與世界的有效互動方式。


  長久下來,會給孩子一個錯覺,外面的世界是圍繞著我的,而且是圍繞著我的哭聲建立的,這就是自我中心,這就是溺愛造成的結果。

  “請把電視機的音量調小,你爸爸正在做你的功課”

  


  有條件的愛:將愛作為教育孩子的交換條件我小時候有段時間是外婆帶的,外婆最習慣說的就是,“外婆帶你很辛苦的,你一定要懂事成績好,不然外婆就不喜歡你了”。這其實就是最典型的“有條件的愛”,這讓我很小就明白了,外婆對我的愛是要基於我乖、我成績好的,我那時的確是很乖成績也很好。但現在回想,我其實是缺少愛的滋養的,我更多的是害怕。

  另外一種更加極端的就是威脅,比如,“你這樣父母的臉都被你丟光了!”,“你這樣要氣死我啊!”。要知道,再頑劣的孩子他們都是愛我們的,對孩子最大的懲罰莫過於說這樣的話,這是用愛在綁架孩子,給孩子深深的愧疚感。

  有條件愛的根源其實是界限感模糊,分不清“對事”和“對人”的區別。孩子一定會犯錯,但我們需要時刻讓孩子明白的是,“媽媽仍然愛你,但我不喜歡這個行為”,而不是因為孩子的一個行為,全盤否定孩子這個人,更加不該是因為把愛變成讓孩子聽話的籌碼。

  “如果你愛我,就要聽我話”

  
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    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,等著您的高見呢
上一頁123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
    猜您喜歡

    您可能也喜歡

    當前評論

   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,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。
    發表評論
    您的評論 *:
    安全校驗碼 *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  (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)

    Copyright © 加西網, all rights are reserved.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