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言: English |简体中文 |繁體中文 | English
maohu
maohu 於 2021-3-01 20:04 寫道:
原創:趙賀瀾




提到電子工業與計算機業,美國的硅谷無疑是這類產業的王國。曾幾何時,硅谷被稱為是在印度人與中國人的背上建立起來的。

而在最近10年,印裔後來者居上,以迅猛之勢打破了中印在美國職場發展的平衡。

且不說摩托羅拉、諾基亞、Adobe、百事可樂、萬事達卡等知名行業巨擘全部選擇讓印裔出任CEO,連蘋果、谷歌、微軟這三大硅谷巨頭也被印裔收割兩個CEO寶座。

有數據顯示,在2014年至2016年期間印度赴美留學人數的增長量已是中國的三倍。

這些赴美發展的印度人,和上世紀80年代前往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背景很是相似,都是在國內完成自己的本科學業,然後前往美國科技公司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。



截至2012年,印度裔做高管的公司占到了全美的33.2%。可想而知,在那時印度裔只占整個硅谷人口的6%,但卻有15%的公司是由他們創辦的

在大數據的對比下,聰明才智並不遜色的中國人,能在美國大企業擔任重要職位的人才卻是鳳毛麟角。轉觀能在四十年間逐步在美取得巨大經濟成就的印度人,我們又能在他們身上學到什麼?

與其糾結母語優勢,不如直面溝通表達

印度能源部長馬拉曼說過:"與中國比較,印度最大優勢之一在於印度人懂英文這種國際性的語言。這在網絡的時代裡意義非凡。"

誠然,作為英國的前長期殖民地,英語在印度的地位已經等同於印度官方語言,這無疑給印度人前往美國發展開了一輛直通車。



但根據2011年印度語言調查中顯示,印度說英語的人數只占10.6%,相當於每10個印度人當中,只有一位會說英語。與其說印度有"母語優勢",不如換個層面看待問題。

雖然中國人總會嘲笑印度英語那濃濃的咖喱味,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們表達的欲望。加之印度人更懂得用英語的思維來思考問題,且從不憚於說出自己的觀點。

哈佛大學的張博庚教授就曾評價道:"中國學生沉默謹慎,印度學生能言善辯。"這類現象的發生必然有其背後的原因。

被英國殖民400多年的印度,與從英國領土獨立出來的美國可以說是"兩兄弟",正是這一歷史淵源,印美兩國在語言、文化、制度、法律上基本都是同一個體系。



印度人從小的學校教育也與美國相似,不管是在中學還是大學校園,印度學校的學生社團都非常多,而社團負責人的選拔也是通過演講的方式。

誰更能打動人心,誰便更有成為領導的機會,這與美國競選總統的方式一致。成為領導口才必須是第一位,印度人從小就鍛煉了協調溝通能力,有著較強的演說本領。

在這種意識形態下,印度人更願意,也更容易融入美國人的群體。相比較中國,腳踏實地的辦事,穩扎穩打的基礎,謙虛謹慎的態度一直是我們的傳統,或許就沒能像印度人一樣擅長於表現自己。

加上部分中國家長的傳統觀念,要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的形象,就習慣性壓抑孩子的個性表達,在這些作用下,孩子主動交流、溝通、理解能力不強,這是我們需要審視的地方。



聞道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

為什麼硅谷有這麼多來自印度的IT大佬,而中國人才卻很難進入公司的中高管理層?

從學歷上來看,硅谷中的印裔擁有博士學位的比例不及華裔的三分之一,大多印裔止步於碩士學位,按理說在技術基礎上是不如華裔工程師的

按照國人的傳統理念,過硬的技術是升職的先決條件,但在美國,從技術中選擇人才的方式大多適用於中低層,要想成為公司的中高級管理,技術+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才是他們想要的。

再翻開印裔高管的簡歷,可以發現幾乎所有人都擁有MBA(工商管理碩士)的學歷背景。皆是技術+管理的復合型人才,正對上了硅谷的職場需求。

雖然華裔的學歷層次高,但在針對性人才的培養上還是沒能超過印度。根據統計,在硅谷擁有MBA學位的印裔占28%,華裔只有7.2%。



印度在這方面的打算,比中國早了30年。就以印度管理學院IIM為代表,作為在印度乃至全世界有著極高地位的管理學院。

早在20世紀50年代,它就與麻省理工學院sloan管理學院合作成立了IIM加爾各答分校,60年代又與哈佛商學院合作成立了IIM阿默達巴德分校。

如今IIM在國際上的地位非常高,它是印度人才的搖籃。自然而然的,在印度學生的眼裡,MBA已經成為了一門必修課。

除了在管理方面的重視,軟件行業也逐漸成為印度的明星產業,在印度,計算機課程對高中生來說也相當重要,以至於他們畢業後有很大一部分選擇從事IT行業。



而在相鄰的中國,學生們學到的知識更加多元,未來能夠普及到各個產業。提到MBA,中國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實現現代管理學教育。

但離普及還有很大一段距離,中國人大多把MBA當成非必要的課程。事實也很好地證明,當下社會更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。

這恰恰是中國學生所忽視的,所以我們在硅谷看到更多的是在基層兢兢業業碼代碼的中國工程師。

事物的兩面性

我們探討在美國職場混得風生水起的印度人時,就應該考慮到這個現象產生的一些後果。當印度人才前仆後繼趕赴美國深造,印度政府也因人才流失而捶胸頓足。

幾年前有一個數據:在美國500強企業中,外籍CEO有75位,排名第一的是印度籍10位,而中國香港、台灣華籍分別有一位,大陸則無一人上榜。



這十位印裔CEO有幾個共同特點,首先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印度人,來美國留學從而開展自己的一片天地。

其次他們本科從都是同一所大學——印度理工學院——畢業的。這所學校被稱為"全世界最難考"的大學,錄取率只有3%。

可以毫不誇張地說,裡面集結的是全印度的青年人才精英。為了培育他們,印度政府完全是掏幹淨了口袋,考入該校的學生不到全國大學生的1%,但卻拿到了全國15%的高等教育預算。

然而從這所名校出來的學生,有接近70%選擇前往美國深造,闖蕩硅谷。其中有很多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美國站穩腳跟。

並一步步奮斗成為硅谷高管,但他們中很少人最後選擇回到印度,而是拖家帶口,成為了"美國人"。

根據一組數據顯示:近十年中國人赴美後70%都選擇回國。有著濃濃"故鄉情結"的中國人,特別是在中國迅速發展的幾十年,都更喜歡扎堆於中國本土科技企業。



中國正著力於建設自己的"硅谷",華為、阿裡巴巴、百度、字節跳動等科技公司已經成為了畢業生找工作的首選。

曾經令名校畢業生削尖了腦袋也要進的亞馬遜、谷歌、微軟等美國科技巨頭並未成為新一代中國精英的最佳選擇。

相比較在美國的發展,中國公司帶來的成就感與歸屬感能吸引到更多人才,除了這些行業大拿,還有許多領域的創新佼佼者,比如美團、餓了麼、滴滴、京東、拼多多等成百上千個公司的出現,直接改變了我們的生活。

事實上,雖然印裔在美國五百強企業中CEO占比大,但放眼全球創新能力一流的企業,卻很少看到印度創辦者的影子。

身為一個人口數量龐大、IT人才眾多的國家,難道印度不想回去創業,在自己的國家建設一個"印度硅谷"嗎?

他們當然想,但是印度目前還未成熟的商業環境讓他們不得不留在美國,憑著國家精心培育的超強大腦,為資本家打工。

正是兩國兩國之間的差異,造成了美國職場中印度人才似乎"碾壓"中國人的局面。



印度精英在硅谷打工,中國科技卻拿下印度市場

就在印度人才在美國公司對中國人才"全面碾壓"時,中國的科技公司早已將觸角伸到了印度。

印度智能手機的半壁江山已被中國公司收入囊中,在印度手機品牌前五排行榜裡,有三個來自中國,分別是小米、vivo、OPPO。其中小米高居印度手機品牌榜首,雷軍的"Are you ok"更是火遍全國。

除此之外,滴滴投資了印度的打車軟件Ola;今日頭條母公司領投了印度最大的新聞聚合平台Dailyhunt;攜程投資了印度最大在線旅游公司MakeMyTrip和印度B2B旅游平台Travstarz Global Group......



可以看到,中國有如此多的的企業在印度乃至全世界發光發熱,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妄自菲薄。對於印度充滿優勢的一面,理應學習,但看待問題也不能糾結於此。

其實,美國的職場數據並不能作為評價孰強孰弱的標准,與其盯著中國、印度精英在美國職場幹得好不好,不如看看身邊每時每刻、實實在在發生的事,一切便是如此明朗。

曾經有位網友的評論得到過許多人的贊同:最聰明的印度人移民到了西方,但移民去西方的中國人未必是最聰明的中國人。

而這句話如今也可以這樣說:最聰明的印度人去了美國,而有眼光的中國人卻悄悄進入了印度。是誰把握住了時代的風向,答案顯而易見。

文/趙賀瀾
樓主  
上一頁1下一頁
Copyright © 加西網, all rights are reserved.

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